? ?森林火灾因其突发性、破坏性及防控的复杂性,一直是全球应急救援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在传统的森林火灾扑救中,森林扑火队员通常需要携带灭火机具等装备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火点,以致体力消耗大、灭火效率低。而运载无人机凭借其高效、精准的空投和运载能力,正在逐步改变森林火灾扑救传统模式,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特别在森林灭火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实战效能。本文以位于浙江中部地区的金华市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运载无人机在高效物资运输、精确投送、复杂地形应对及远程通信方面的应用和技术突破,探讨其在森林灭火中的实践价值和优化方向。
? ?众所周知,森林火灾会对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快速响应和高效物资投送是成功扑灭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森林火灾扑救中,运载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主要有高效物资投送的需求。因森林火灾的环境通常具有坡度陡峭、植被密集、人员难以到达等特点,地面运输不仅耗时长,且队员需背负灭火装备攀登,造成极大体力消耗。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扑火队员携带的水量有限,抵达火场后,水资源短缺,无法及时补充,时常会出现中暑、乏力等症状,影响灭火效能的发挥。通过运载无人机可实现点对点物资投送,为扑火队员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在运载无人机应用场景中,因无人机在直线飞行、跨越地形障碍、快速运输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所以有着诸多先进技术的优势。从实战出发,运载无人机不仅能实现精准投送,还可以根据需求,及时动态地调整航线,达到救援物资的高效补给。
? ?在运载无人机的实战应用中,有金华市尖峰山火灾扑救的经典案例。2025-08-04,金华市尖峰山发生森林火灾,该市森防指办迅速调集横店八面山救援队参与救援,使用运载无人机执行物资投送任务。当时,在气温高达43摄氏度的恶劣条件下,仅2天就完成总计4吨的灭火装备及后勤保障物资的精准高效投送。经复盘测算,若使用人工搬运,需要300人才能完成,即便是轻装上山,每次搬运1箱矿泉水到达山顶也需耗费1小时以上,而无人机从装载到抵达投送点仅需要2至3分钟,显著减少了节省了宝贵的灭火时间和扑火队员的体力消耗,提高了参战队员的人身安全性和灭火效能。
? ?从运载无人机在森林火灾扑救行动中精确投送的定位技术角度分析,扑火队员在火场中分散作业、需求不一,传统的投送方式难以满足不同需求。通过创新技术的采用,实现了基于微信位置的经纬度转换和航线规划,从而精确定位扑火队员的位置,快速投送所需物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扑火队员在微信群发布物资清单和微信位置,现场指挥部获取需求清单后,将微信位置转化为经纬度数据,由无人机遥控器输入经纬度,加载高程数据并仿地飞行,将物资快速送达至微信位置。此技术有效解决了夜间及烟雾笼罩等视线不良情况下的物资投送难题,金华市目前正在推广使用中。
? ?从无网络环境下的中继技术角度分析,在复杂地形中,网络信号中断将直接影响扑火队员的定位和运载无人机投送的精准性。应对此类场景,金华市森防指办采用了模拟中继和无人机中继等技术,通过手机指南针报告经纬度,完成快速定位与投送任务。结合北斗短报文、天通电话等卫星通信技术,在无网络的偏远山区确保通信畅通,弥补了传统通信手段的不足。
? ?从山区复杂地形的信号保障角度分析,森林火灾中的山地有植被茂密、地形复杂、高山遮挡等特点,诸多因素会导致无人机遥控信号中断。金华市森防指办通过多遥控器接力、信号中继、4G远程控制等混合技术的合成应用,解决了无人机信号受阻、不稳等问题。此技术在多山脊、沟壑等信号难以覆盖的区域尤其有效,确保了运载无人机的持续控制和安全投送。
? ?英国著名学者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经验。”运载无人机在浙中地区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森林火灾扑救的响应速度和物资保障能力。在金华尖峰山森林火灾中,运载无人机的快速投送能力为灭火救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运载无人机不仅破解了传统救援中的装备运输“瓶颈”束缚,还通过先进的定位和中继技术,使投送效率和精准性大幅提升。未来,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与卫星通信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构建简单易用的指挥通信系统,将使运载无人机的实战应用更为高效。诚如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科夫所言,“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运载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后,将助力人类在森林灭火行动中的全方位应急响应,并能高效地成功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