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生产领域,安全管理与高效检修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的关键环节。电力生产的特殊性,使得任何一个细微的安全漏洞或检修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杨房沟水力发电厂检修部机械班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为电力生产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检修部作为电厂高风险作业最集中的部门,其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组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础,明确每一位人员的职责,通过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和安全生产承诺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到个人。在日常工作中,常抓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过定期开展风险源辨识培训、组织隐患排查竞赛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风险辨识和隐患治理能力。通过参与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等各类活动,强化安全文化引领,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员工从被动 “要我安全” 转变为主动 “我要安全”。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实战演练。例如,模拟设备突发故障导致人员被困的场景,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升员工应急技术技能,确保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严格落实 “六统一,无差异” 管理要求,对承包商进行一体化管理,从安全教育培训到作业过程监督,都一视同仁,有效消除了因管理差异带来的安全隐患。
图1 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
在现场作业方面,检修部以 “精益检修” 为核心,将安全管理理念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在检修安全管控上,严格执行 “一三五” 作业流程,这一流程的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反复验证。每日早班会,背诵作业法则是雷打不动的环节,看似简单的背诵,实则是对安全规范的强化记忆,让安全意识在员工心中生根发芽。工作前,工作负责人会组织深入学习作业方案、工序卡等技术文件,辨识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让每一位作业人员都清楚了解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作业过程中,安全隔离、防护措施的落实以及关键节点的把控更是重中之重,以调速器压力油罐安全阀更换为例,执行双人扶梯、安全带高挂低用等要求,这不仅是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负责,更是对整个检修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同时,机械班积极使用新工具助力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在风险区域布置风险声光提示仪,当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时,提示仪会立即发出声光警报,有效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另外充分发挥工业电视系统的辅助监视作用,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作业现场,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行为,极大地降低了作业风险。?
图2 规范整洁的检修现场
同时检修部通过多维度的努力实现了检修成本的有效控制。在优化检修策略上,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深入分析,结合设备的实际使用年限和磨损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修计划,避免了漏检和过修现象,既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又节省了不必要的检修成本。在物资管理方面,建立了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物资的使用和库存情况,根据检修计划合理采购和储备物资,避免了物资积压造成的资金浪费。在耗材更换上,通过对耗材使用寿命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更换周期,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耗材的使用成本。
图3 深入分析设备数据
另外,检修部不断优化检修流程和工序工艺。将顶盖排水泵试验工作前移,避免了后期顶盖清理干净后重新加水开展试验的步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将尾水盘型阀检查提前至尾水平台搭设前开展,有效控制了尾水平台搭设完成后带来的交叉作业的风险,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同时班组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建立设备管理小组机制,小组成员对各自负责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缺陷。通过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历史等信息,为设备的维护和消缺提供数据支持,确保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
图4 仔细排查机组尾水管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和精益检修是电力生产的永恒主题。杨房沟水力发电厂检修部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将安全管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不断优化检修工作,才能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后续,他们将继续探索创新,引入更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电厂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